labvanced logoLabVanced
  • Research
    • Publications
    • Researcher Interviews
    • Use Cases
      • Behavioral Psychology
      •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 Cognitive & Neuro Psychology
      • Developmental &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Clinical & Health Psychology
      • Sports & Movement Psychology
      • Marketing & Consumer Psychology
    • Labvanced Blog
  • Technology
    • Feature Overview
    • Desktop App
    • Phone App
    • Precise Timing
    • Experimental Control
    • Eye Tracking
    • Multi User Studies
    • More ...
      • Questionnaire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tegration
      • Mouse Tracking
      • Data Privacy & Security
  • Learn
    • Guide
    • Videos
    • Walkthroughs
    • FAQ
    • Release Notes
    • Documents
    • Classroom
  • Experiments
    • Public Experiment Library
    • Labvanced Sample Studies
  • Pricing
    • Pricing Overview
    • License Configurator
    • Single License
    • Research Group
    • Departments & Consortia
  • About
    • About Us
    • Contact
    • Downloads
    • Careers
    • Impressum
    • Disclaimer
    • Privacy & Security
    • Terms & Conditions
  • Appgo to app icon
  • Logingo to app icon
Research
出版物
研究人员访谈
使用案例
Labvanced 博客
  • 中國人
  • Deutsch
  • Français
  • Español
  • English
出版物
研究人员访谈
使用案例
Labvanced 博客
  • 中國人
  • Deutsch
  • Français
  • Español
  • English
  • 出版物
  • 研究者访谈
    • 比较在线网络摄像头与实验室眼动跟踪在婴儿音视频同步感知评估中的应用
    • 寻找黄金锁的影响者 - 追随者数量如何推动社交媒体互动
    • 9到36个月大婴儿的语义干扰:一项关于婴儿词汇能力的家庭眼动跟踪研究
    • 歌曲比言语韵律更易记 - 离散音高有助于听觉工作记忆
    • 语法决策任务中的正字法相关性和转置词效应
    • 悲伤诱导后的音乐情绪调节
    • 儿童学习非相邻依赖关系
    • 个性在噪音中听到
    • 所有的眼睛都一样吗?
    • 婴儿中的口头启动
  • 应用案例
    • 研究领域

      • 行为心理学
      •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 认知与神经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临床与健康心理学
      • 运动与动作心理学
      • 市场与消费心理学
    • 研究者

      • 学生
      • 研究者
      • 团体
  • 博客
    • 团队动态与研究
    • Stroop任务 | 历史、任务描述、数据与心理学
    • BKB句子测试 | 过程与研究
    • 心理学中的双人效应 | 概述与研究
    • Navon任务:任务设置、研究及更多
    • 同行评审的网络摄像头眼动追踪
    • Corsi块敲击测试:从立方体到在线设计
    • 点探测任务 | 完整指南
    • 记忆的类型:研究的概念
    • 最后通牒游戏
    • 视觉搜索任务
    • 心理学研究中的注意任务
    •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GAD-7)
    • 心理学中的决策任务
    • 强迫症清单 - 修订版(OCI-R)
    • 评估执行功能技能 | 任务及电池
    • 繁荣量表(FS)问卷
    • Labvanced与开放科学的精神
    • 潜伏效应的心理学
    • Bouba-Kiki效应和任务
    • 词汇决策任务:访问心理词典
    • 带聊天框的图像描述任务和游戏
    • 顺利的数据收集过程 | 6个研究技巧
    • 与Labvanced的音乐研究
    • 7个经典的认知任务与示例
    • 心理旋转任务 | 空间处理任务
    • Labvanced中的XY坐标
    • 5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 远程及适合婴儿的ET的力量
    •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
    • 13个头部追踪研究案例
    • 提高感知技能的5个技巧
    • 优先注视范式介绍
    • 研究偏头痛和头痛患者的认知
    • 着陆页 - 更多信息比你想的要多!
    • 耳机检查 - 过去与现在
    • 样本研究 - 有用的模板和演示!
    •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
    • 15个著名的发展理论
    • 视觉注意力与眼动追踪
    • 什么是眼动追踪技术?
    • 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眼动追踪
    • 10个流行的语言实验
    • 安慰剂效应
    • 实验设计的6个关键概念
    • 条件性游戏听力测验
    • 艾宾浩斯错觉
象征性的人与不同的记忆项目,象征不同类型的记忆

记忆的类型:从概念到研究

记忆是使我们能够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的认知功能。它是我们对世界的知识以及日常功能的一个基本功能。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的记忆,同时提供研究和任务的例子,以便深入理解如何进行实验来发现更多关于不同记忆类型的信息。

关于3种记忆类型的图解,以及它们在心理学中都是重要过程的说明.

记忆通常被分为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每种记忆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感觉记忆

整个记忆的过程始于信息进入感觉记忆,即输入到五种感官的信息。当我们接触到感觉信息(如声音、触觉、嗅觉)时,会发生短暂的存储,这被称为感觉记忆。这些通常都是短暂的。如果对这些感觉信息给予关注,它将被编码到短期记忆中(Ciolek & Lee, 2020)。

不同类型的感觉记忆的图解:图像记忆、回声记忆、触觉记忆、味觉记忆和嗅觉记忆.

最终,感觉记忆的某些方面将进入长期记忆,使您能够珍藏像您最喜欢的蓝调歌曲的旋律这样的记忆。让我们深入探讨不同的 感觉记忆类型:

图像记忆

图像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一个子集,与视觉数据相关,具体描述视觉信息的短期保留和快速衰退。具有图像记忆的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常约250毫秒)保持场景或物体的图像(Kanwar et al., 2023)。“图像”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词“eikōn”(εἰκών),意为“图像”,强调这种记忆的视觉成分(Klyukanov & Sinekopova, 2016)。

乔治·斯佩林1960年代的开创性实验,部分报告范式,是图像记忆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此实验中,一组字母的网格在短时间内展示给参与者。在显示消失后,参与者被要求回忆整个网格或特定的一行字母。斯佩林发现,当在显示结束后立即提示时,参与者能够准确地回忆起整个网格,表明视觉信息的瞬时存储(Sperling, 1960)。

在Labvanced中的以下示例中,参与者被要求在数字跨度任务中输入他们刚刚在屏幕上看到的数字:

将 数字跨度任务导入到您的帐户或简单地在Labvanced中尝试。

回声记忆

已知的短期感觉记忆“回声记忆”使听觉系统能够在初始刺激结束后暂时保留声音和其他刺激。回声记忆的持续时间长于图像记忆,通常持续约1到2秒。回声记忆在处理和理解口语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促进了听觉信息的持续流动,使人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声音、音乐或其他类型的听觉刺激(Kanwar et al., 2023;Cope et al., 2023)。

“向后掩蔽效应”现象是回声记忆作用的一个著名例子。当有人听到一系列声音后,立即听到另一种声音(一个掩蔽音),这可能会阻碍他们对第一个声音的感知和记忆。尽管回声记忆的持续时间较短,但它对我们理解和解释听觉环境至关重要(Edelman & Moyal, 2017)。

触觉记忆

“触觉记忆”通常指与触觉相关的感觉记忆类型。具体来说,触觉记忆是记住与触觉相关的经历的能力。触觉记忆是我们整体感觉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物理世界。从识别纹理到处理物体,它涉及许多日常任务(Shihet al., 2009b)。

📌 出版聚焦:情感触觉在促进婴儿对复杂视觉场景的注意中的作用

在Labvanced进行的一项研究由 Carnevali, L., Della Longa, L., Dragovic, D., & Farroni, T. (2024) 探索了情感触觉在增强婴儿对复杂视觉场景的注意中的作用,强调了多感官信息在早期发展中的整合。 该基于Labvanced的研究使用了:

  • 任务设计: 三阶段实验任务以评估情感触觉和非情感触觉对婴儿对视觉刺激注意力的影响。
  • 材料: 动画角色(正方形和三角形)与听觉(音乐音符)和触觉(手触)刺激配对,以创建引人入胜的多感官体验。
  • 数据收集: i) 记录婴儿在熟悉和视觉呈现阶段的注视时间以测量注意力和参与度;ii) 会议的视频录制允许对婴儿的反应进行离线编码。

在Labvanced进行的实验,以研究幼儿中的触觉感觉记忆过程。

发现: 研究人员发现,情感触觉(在实验的第1阶段)导致在场景呈现(第2阶段)期间的注视时间更长。这表明触觉体验或记忆可以在调节婴儿对复杂视觉场景的视觉注意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他们探索环境并促进持续注意。

味觉记忆

味觉记忆是指对味道的记忆。记住特定食物味道的能力与食物摄取相关,也与 联想学习 相关。在心理学研究中,味觉记忆通常在食物或味道厌恶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以及味道或先前消费的食物如何指导未来与饮食相关的行为(Lim et al., 2022)。

嗅觉记忆

嗅觉记忆是指对气味或嗅觉的记忆。在自然世界和动物王国中,嗅觉在引导行为、帮助生存甚至帮助空间导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Yang et al., 2021)。最近心理学研究的一个趋势是研究嗅觉训练,即通过对气味进行重复暴露以促进神经可塑性。这为理解嗅觉记忆如何与其他认知过程交织在一起提供了基础,也为病理情况提供了思路(Vance et al. ,2024)。

📌 出版聚焦:获取性无嗅觉症对嗅觉相关语言理解的影响

在这项在Labvanced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评估获取性无嗅觉症(在生活中后期失去嗅觉)是否会影响对嗅觉相关语言的理解。研究人员实施了一系列任务,以全面了解无嗅觉症患者和对照组的嗅觉相关记忆。有趣的是,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获取性无嗅觉症会损害对气味或味道词的理解,但无嗅觉症患者对气味和味道词的情感联想发生了改变,评分更积极。总体而言,这些发现表明语言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独立于具有嗅觉感觉体验的能力(Speed, L. J., Iravani, B., Lundström, J. N., & Majid, A., 2022)。

用于研究心理学研究中感觉记忆过程的词汇决策任务示例。
在Labvanced中进行的词汇决策任务程序示例; Speed, L. J., Iravani, B., Lundström, J. N., & Majid, A., (2022).


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STM)是指在短时间内处理少量信息。当我们在信息呈现后立即回忆起一段信息时,这就是短期记忆在发挥作用!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该信息会迅速衰减,因此持续时间通常少于约30秒。短期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帮助执行短期记忆存储的过程(Camina & Güell, 2017;Kramer & Stephens, 2014)。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负责操纵和暂时存储信息。它是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保留在脑海中,以便您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的能力。对于同时处理信息的认知任务,例如遵循指示、解决复杂问题以及理解口头或书面语言,工作记忆至关重要(Maricle & Bauman Johnson, 2016)。

用于测量空间视觉短期和工作记忆的最常用测试之一是Corsi块触摸测试(CBT)(Schaefer et al., 2022)。

以下示例显示在Labvanced中实施的Corsi块触摸测试:

将 Corsi块触摸任务导入到您的帐户以进行下一个实验,或简单地在Labvanced中尝试。

长期记忆

当短期记忆中存储的信息转移到长期存储时,这被称为长期记忆(LTM),可以持续数天甚至数年。长期记忆包括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过程(Johnson, R. (2014))。它被分为两大类——显式记忆和隐式记忆。

不同类型的长期记忆的图解:显性/陈述性记忆和隐性/非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显性记忆:

显性记忆或陈述性记忆包括有意识地回忆事件和事实的记忆类别。它有两种类型:

个人记忆

陈述性记忆的一个子集,处理个人经历,能够回忆起个人过去的特定经历或事件。它是与特定地点和时间有关的个体经历的回忆。

个人记忆通常被称为“自传记忆”。例如,回忆事件的具体细节,包括发生了什么、在哪里发生、何时发生以及与之相关的任何感受或情绪。个人记忆包含感官细节(通过五感感知的细节或信息),使我们能够重新体验一段经历(Morè et al., 2020)。

创建下一个分析不同类型记忆过程的心理学实验在Labvanced中进行。

语义记忆/自传记忆

这是另一种陈述性长期记忆的子集,包括事实和一般知识。它涵盖了广泛的思想,比如语言、现实和单词意义。语义记忆基本上是一个人对世界积累的所有知识(Binder, J. R., & Desai, R. H., 2011)。这包括像颜色名称、语言理解或主要城市的首都这样的内容。

与个人记忆相比,语义记忆更抽象和一般,并且与任何特定的个人事件无关。与个人记忆——具体经历的记忆相比,语义记忆能力似乎在儿童早期就发展起来。研究表明,语义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稳定下来,甚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Martin & Simmons, 2008;Richmond & Burnett, 2022)。

非陈述性/隐式记忆

隐式记忆,非陈述性记忆的另一种名称,是一种不被有意识地回忆的长期记忆类型。这种记忆包括条件反应、技能、习惯和行为。在许多情况下,非陈述性记忆是无意识地表达和获取的。它还包括以下内容:

程序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非陈述性或隐式记忆的一个子集,涉及感知运动技能和习惯的形成与保持,就像骑自行车或玩运动一样!它负责允许人们采取行动并做出决策,而不需要意识到他们在这样做或需要回忆记忆中的特定细节。程序性记忆在我们通过实践和重复学习和发展运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程序性记忆涉及与该行为相关的突触通路之间的更强连接,导致反射性和无意识的反应(Fogel & Smith, 2011;Mayford et al., 2012)。

什么是Labvanced?

Labvanced是一个强大的平台,专门用于使用先进功能(如经过同行评审的眼动追踪和通过网络和原生桌面/移动应用程序的多用户研究支持)进行行为和认知实验及心理研究。

注册


在Labvanced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由Gavard, E. & Ziegler, J.C. (2024) 实施了一系列任务,以确定统计学习(一种使模式隐性学习的认知机制)是否可以在阅读时指示语言预测。其中一个相关任务是序列反应时间任务(SRT),这是一种经典的顺序运动学习任务。研究人员实施此任务以了解参与者的隐性(统计)学习,认为这与程序性记忆系统相关。

在Labvanced设置的实验,用于研究程序性记忆的SRT任务。
实验设计和SRT任务的时间安排(改编自Schaefer et al., 2003) Gavard, E. & Ziegler, J.C. (2024) 在Labvanced中。


联合记忆或经典条件反射

联合记忆是识别和记住看似无关对象之间关系的能力。例如,因被狗咬而产生的恐惧。拥有这种记忆的人通过关联重获取知识,而不是通过特定的提示或细节。例如,您可能会因随身携带的香水的气味而认出您在街上看到过的某人(Suzuki, 2008)。

📌 出版亮点:联想学习和记忆以及类PTSD症状

Friesen, E.等(2022)旨在确定COVID-19流行相关的痛苦和反思是否会影响当参与者接触到与COVID-19无关的厌恶电影片段时类PTSD症状的发展。研究人员还想调查这种关系是否受到联想学习(即恐惧条件反射)强度的中介影响。研究人员通过Labvanced进行了实验和联想学习任务。以下图像显示了实验设置和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痛苦增加可能加剧了联想学习,导致在响应类创伤事件时增加侵入性记忆和反思。

研究联想记忆/学习和经典条件反射对类PTSD症状的影响 - 在Labvanced中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在Labvanced进行的研究程序示意图。
注意:(A)一般研究程序。(B)差异联想学习任务的过程。(C)在差异联想学习任务中强化的CS+试验中的刺激呈现。 CS+ = 条件刺激;US = 无条件刺激; Friesen, E., 等(2022)。


非联想记忆

非联想记忆,也称为非联想学习,是不需要刺激关联或配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被认为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方法,因为它依赖于行为变化作为对单一刺激的反应。它更注重获取和保留不同组件,而不需要它们之间的连接或联系(Ioannou & Anastassiou-Hadjicharalambous, 2018)。该领域的重要主题包括习惯化和敏感化。非联想学习的习惯化示例是在繁忙街道上生活一段时间后,您最终会“习惯它”。

创建下一个分析不同类型记忆过程的心理学实验在Labvanced中进行。

初始记忆

这是一种隐式记忆效应,其中对一个刺激的暴露会影响对另一个刺激的反应,在心理学中称为“初始”。它涉及激活长期记忆中特定的图式,以促进相关信息的检索。例如,当一个人接触到黄色并被要求迅速命名一种水果时,他们更有可能说出“香蕉”而不是“苹果”或“葡萄”。这种初始技术在心理学中应用于教导人们如何对特定刺激做出反应或改变他们的行为。在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初始会影响认知功能,无论是自觉还是无意识的。了解先前对刺激的暴露如何影响当下的行为和认知过程,初始都有助于(Bermeitinger, 2015)。

在下面的图像中,一项由Baumann, L., & Valuch, C. (2022) 在Labvanced实施的研究中,展示了用于研究语义处理和初始在分类任务中的影响的多种刺激。参与者被要求对初始图像进行分类(忽略目标),分为室内或室外场景。初始期间的呈现非常简短(50毫秒),后跟目标(最多400毫秒)。研究人员发现,当初始和目标属于同一相符的类别时,反应时间显著更快(即两个都是户外场景)。

在Labvanced中用于研究自然场景分类的初始记忆过程的刺激示例集。
在Labvanced中用于研究场景分类的初始示例集。
(A-左)户外类别每种上下文的目标刺激示例(A-右)室内类别(B)顶部图像 -左:户外类别的示例初始刺激;底部图像 -左:户外类别的游乐场目标刺激;顶部图像 -右:室内类别的示例初始刺激;底部图像 -右:户外类别的厨房目标刺激;
Baumann, L., & Valuch, C. (2022).


结论

记忆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系统。理解它的形式和不同类型有助于我们学习如何保留、处理和回忆信息,最终塑造我们在世界上的学习、感知、互动和日常生活的导航!

参考文献

Baumann, L., & Valuch, C. (2022). Priming of natural scene categorization during 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04, 103387.

Bermeitinger, C. (2015). Priming. Advances in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ral Studies, 16–60.

Binder, J. R., & Desai, R. H. (2011). The neurobiology of semantic memo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5(11), 527-536.

Camina, E., & Güell, F. (2017). The neuroanatomical, neuro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basis of memory: Current models and their origin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8.

Chaaya, N., Battle, A. R., & Johnson, L. R. (2018). An update on contextual fear memory mechanisms: Transition between amygdala and hippocampu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92, 43–54.

Ciolek, C. H., & Lee, S. Y. (2020). Cognitive issues in the older adult. Guccione’s Geriatric Physical Therapy, 425–452.

Cope, T. E., Sohoglu, E., Peterson, K. A., Jones, P. S., Rua, C., Passamonti, L., Sedley, W., Post, B., Coebergh, J., Butler, C. R., Garrard, P., Abdel-Aziz, K., Husain, M., Griffiths, T. D., Patterson, K., Davis, M. H., & Rowe, J. B. (2023). Temporal lobe perceptual predictions for speech are instantiated in motor cortex and reconciled by inferior frontal cortex. Cell Reports, 42(5), 112422.

Edelman, S., & Moyal, R. (2017). Fundamental computat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time course of perception and action.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121–141.

Fogel, S. M., & Smith, C. T. (2011). The function of the sleep spindle: A physiological index of intelligence and a mechanism for sleep-dependent memory consolidation.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35(5), 1154–1165.

Friesen, E., Michael, T., Schäfer, S. K., & Sopp, M. R. (2022). COVID-19-related di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analogue PTSD symptoms after exposure to an analogue stressor.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raumatology, 13(2), 2127185.

Gavard, E., & Ziegler, J. C. (2024). Semantic and syntactic predictions in reading aloud: Are good predictors good statistical learners?. Journal of Cognition, 7(1), 40.

Ioannou, A., & Anastassiou-Hadjicharalambous, X. (2018). Non-associative learning. Encyclopedia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3.

Johnson, R. (2014). The neural basis of deception and credibility assessment. Credibility Assessment, 217–300.

Kanwar, S., Bafna, G., & Gogania, P. (2023). Assessment of short-term memory by the word and object test in young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s and Research, 13(6), 90–92.

Klyukanov, I. E., & Sinekopova, G. (2016). Beyond the Binary: Toward the Paraconsistencies of Russian Communication Mod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0, 17.

Kramer, J. H., & Stephens, M. L. (2014). Memory, overview. Encyclopedia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1045–1047.

Maricle, D. E., & Bauman Johnson, W. L. (2016).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from the Woodcock–Johnson IV tests of cognitive abilities. WJ IV Clinical Use and Interpretation, 123–150.

Martin, A., & Simmons, W. K. (2008). Structural basis of semantic memory. Learning and Memory: A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113–130.

Mayford, M., Siegelbaum, S. A., & Kandel, E. R. (2012). Synapses and memory storage.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4(6).

Morè, L., Lauterborn, J. C., Papaleo, F., & Brambilla, R. (2020). Enhancing cognition through pharma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s: Examples from preclinical models of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110, 28–45.

Lim, S. X. L., Höchenberger, R., Ruda, I., Fink, G. R., Viswanathan, S., & Ohla, K. (2022). The capacity and organization of gustatory working memory. Scientific reports, 12(1), 8056.

Richmond, L. L., & Burnett, L. K. (2022). Characterizing older adults’ real-world memory function using ecologically valid approaches.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193–232.

Schaefer, S. Y., Hooyman, A., Haikalis, N. K., Essikpe, R., Lohse, K. R., Duff, K., & Wang, P. (2022). Efficacy of Corsi Block Tapping Task training for improving visuospatial skills: a non-randomized two-group study.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40(11), 3023-3032.

Schendan, H. E., Searl, M. M., Melrose, R. J., & Stern, C. E. (2003). An FMRI study of the role of the medial temporal lobe in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quence learning. Neuron, 37(6), 1013-1025.

Shih, R., Dubrowski, A., & Carnahan, H. (2009a). Evidence for haptic memory. World Haptics 2009 - Third Joint EuroHaptics Conference and Symposium on Haptic Interfaces for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Teleoperator Systems, 145–149.

Shih, R., Dubrowski, A., & Carnahan, H. (2009b). Evidence for haptic memory. World Haptics 2009 - Third Joint EuroHaptics Conference and Symposium on Haptic Interfaces for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Teleoperator Systems, 145–149.

Speed, L. J., Iravani, B., Lundström, J. N., & Majid, A. (2022). Losing the sense of smell does not disrupt processing of odor words. Brain and language, 235, 105200.

Sperling, G. (1960).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brief visual presentations.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74(11), 1–29.

Suzuki, W. A. (2008). Chapter 19: Associative learning signals in the brain.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305–320.

Vance, D. E., Del Bene, V. A., Kamath, V., Frank, J. S., Billings, R., Cho, D. Y., ... & Fazeli, P. L. (2024). Does olfactory training improve brain function and cogni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Neuropsychology review, 34(1), 155-191.

Yang, A. I., Dikecligil, G. N., Jiang, H., Das, S. R., Stein, J. M., Schuele, S. U., ... & Gottfried, J. A. (2021). The what and when of olfactory working memory in humans. Current Biology, 31(20), 4499-4511.

Prev
点探测任务 | 完整指南
Next
最后通牒游戏